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區別于其他生物特征識別方法的五項優勢,包括非侵擾性、便捷性、友好性、非接觸性、可擴展性等。...
10月23-26日,2018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Security China(簡稱“安博會”)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安博會由公安部、商務部批準,中國安防協會主辦,以“構建平安中國、服務一帶...
人臉識別在2018年已成為全球在視頻智能應用技術的主流,不少機場及車站也大量采用人臉識別通關檢查系統,讓人臉識別技術受到各行業的高度關注。據MarketsandMarkets預估,人臉識別全球市場產值...
近年來智慧城市這個概念在全球范圍內興起,隨即進入部署階段,如今,智慧城市已經不單單是人們腦海中的愿景,而是實實在在照進現實的一種創新城市模式,而人臉識別早已成為城市智慧化發展的得力助手。...
人臉識別,已是人工智能浪潮中最火熱的技術之一。目前,它正大規模走出實驗室,走入各行各業,方便了生活、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因此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標配”。 走進一家餐廳,即便沒有手機和...
今年7月份,河北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在秦皇島園博園盛大舉行,本屆園博會以“山海港城.綠色夢想”為主題,秉承生態環保、文化傳承、創新引領、永續利用的原則,依托秦皇島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棲云山優美的自然環境...
安防領域對人臉識別的探索更多的是將被動安防轉化成主動安防的新應用,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人臉識別技術將會越來越備受矚目,而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之間的技術、資源、人員往來越來越頻繁,在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聯系也日益密切起來。作為一項較有代表性的前沿技術,人臉識別正逐步走入...
在市級運營的公租房項目中,全面推廣人臉識別技術,并借助物聯網技術,采集租戶開門、用水電氣暖和電視網絡等設備情況進行分析,對疑似家庭要進行重點檢查。其次,要加強常態化宣傳。在公租房項目樓棟的顯著位置,通...
國際航空電訊集團(SITA)對17個國家7000多名飛機乘客的乘機習慣展開了最新在線調查。結果顯示,57%的飛機乘客更愿意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登機,而非護照或登機證。不過,另外三分之一的乘客出于隱私安全考...
經過多年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已有長足進步。目前人臉識別已經在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發力,迎來運用的“井噴期”。專家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持續突破,不斷延伸各行應用領域。...
人證比對一體機,是一款集被驗證人員指紋采集與驗證、人臉采集與驗證的多功能一體機。人證比對一體機支持從讀取居民身份證芯片中的身份信息,現場采集指紋圖像、人臉照片,獲取驗證結果,全程自動化,無需增加外圍硬...
12月25日,一名潛逃一年半的犯罪嫌疑人,被火車站的“人臉識別系統”發現,隨后被沈陽鐵路警方抓獲。...
新華社成都12月26日電 新華社26日在成都發布中國第一個媒體人工智能平臺——“媒體大腦”,向海內外媒體提供服務,探索大數據時代媒介形態和傳播方式的未來。...
12月25日報道,經東京奧運會組織委員會相關人士證實,2020年東京奧運會、殘奧會將引進“人臉識別系統”。...